-
氫能煉鋼:技術、經驗與前景
氫冶金:可以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傳統(tǒng)的高爐鐵生產通過焦炭燃燒提供還原反應所需的熱量,并產生還原劑一氧化碳(CO),該還原劑還原鐵礦石以生產鐵,并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CO2)。氫能鋼鐵制造使用氫氣(H2)代替一氧化碳作為還原劑,其還原產物為水(H2O),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鋼鐵制造過程是綠色無污染的。 國外使用案例:應用較早,電解水法主要用于氫氣處理,因此大多與上游電力公司合作控制用電成本。目前最成功的項目包括瑞典鋼鐵HYBRIT項目、薩爾茨吉特SALCOS項目和奧地利鋼鐵協會H2FUTURE項目。更多 +
-
為什么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考慮使用綠色氫氣
鑒于全球對綠色氫的興趣,能源公司正在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項目為制氫提供電力。由于全球風電場數十年的發(fā)展,風力發(fā)電是這種生產的重要來源。綠色氫氣被許多人譽為神奇的燃料。它最終可能成為柴油和噴氣燃料的替代品,消除對金屬和礦物開采所產生電池的唯一依賴。然而,許多能源公司突然對綠色氫氣感興趣的原因是,它們通過幫助運營脫碳來支持長期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美國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認為,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實現到2050年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目標。相反,綠色氫可以成為家庭的重要熱源,并有力地促進交通部門的脫碳。它還可更多 +
-
氫氣對大氣的危害會超過二氧化碳嗎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最重要的汽車之一。盡管由于成本和技術限制,它們尚未成為主流,但現代、寶馬和其他汽車制造商并未放棄探索。對于卡車等大型運輸工具,氫能比電能更實用。 氫能之所以被歸類為新能源,是因為在氫氣和氧氣燃燒或反應后,釋放的唯一殘留物是理論上不產生溫室氣體的水。然而,氫氣的生產和儲存將消耗大量能源,這也引發(fā)了許多關于其作為綠色能源使用的問題。 英國政府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當氫氣用作能源時,還有一個主要問題。當氫儲存釋放到大氣中時,它會變成溫室氣體,對大氣的破壞甚至超過二氧化碳。這項更多 +
-
氫能船舶時代漸行漸近:政策持續(xù)加碼 全球研發(fā)提速
一方面,船舶減排的壓力與日俱增。另一方面,需要更換氫能源容器。在國家和各市制定的氫燃料電池發(fā)展計劃中,氫燃料電池船用應用的比例也在增加。 關鍵信息:一方面,造船業(yè)的排放壓力與日俱增,這是一個巨大的碳足跡。另一方面,氫能源船的應用場景正在出現,氫燃料電池船的全球研發(fā)進程正在加快。 “氨和氫能可能成為未來無二氧化碳海洋能源的主流替代燃料。”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科技委員會主任胡克毅對氫燃料作為船舶性能的應用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 目前,我國在氫燃料電池船領域處于探索的第一階段,已經有零星的示范項目更多 +
-
氫能產業(yè)發(fā)展步入快車道 氫能示范城市群建設開啟競爭浪潮
建設氫能經濟是中國實現“二氧化碳中和”的關鍵因素,中國氫能產業(yè)發(fā)展進入快車道。據不完全統(tǒng)計,河北、廣東、河南、北京等地已公布氫能產業(yè)專項投資項目超過1000億元。在最近的2021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表示,未來30年的投資機會將在100萬億元至300萬億元之間。4月7日,北京發(fā)布了一份關于氫能產業(yè)的咨詢草案,建議京津冀地區(qū)實現氫能產業(yè)鏈總規(guī)模500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萬噸。在運輸領域,我們將推廣氫站和加油加氫站等靈活的建設方式,力爭建設37個氫站,推廣3000輛更多 +
-
氫能在綜合能源系統(tǒng)中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在能源政策、市場和氫能使用相關技術的推動下,氫能為難以在綜合能源系統(tǒng)中實現電氣化的行業(yè)和應用創(chuàng)造了更可行和適用的選擇[8-9]。截至2019年底,已有50多個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激勵措施,以支持在能源系統(tǒng)中使用氫能[2]。文獻[10-12]總結了氫儲能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比較了電解制氫與其他制氫技術的成本,并討論了基于燃氣輪機或燃料電池的熱電聯產(CHP)技術的氫儲能在能源和能源工業(yè)中的應用。文獻[13-15]討論了氫作為能量載體的作用以及氫能源系統(tǒng)的經濟性。據估計,到2050年,相當于78 EJ的氫氣可滿足全更多 +
-
灰氫、綠氫還是藍氫?
氫氣很少直接用作燃燒燃料。相反,它是作為一種能源生產的,在那里可以生產廉價的能源,并將其運輸到需要的地方。 在過去兩年中,電動汽車一直悄悄地領先于氫汽車。通用汽車和其他公司承諾在15年內只生產電動汽車。他們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在充電網上投入了大量資金。然而,對于需要大量化石燃料的長途運輸、航空和其他運輸系統(tǒng),氫能可能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關鍵。 氫的每噸能量比其他化石燃料多,不需要電池。但是它需要大量的電力來制造,所以它對氣候的友好程度與生產它所用的能源是一樣的。因此,灰氫、藍氫和綠氫之間存在區(qū)別。更多 +
-
誰將創(chuàng)造天空中的特斯拉?
世界第二大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Airbus)去年宣布了三種不同的零排放氫飛機計劃,并表示這些飛機將于2035年投入使用。與此同時,加州初創(chuàng)公司ZeroAvia擁有一架六座氫燃料試驗機。去年,他第一次在克蘭菲爾德機場起飛;今年4月,它在一塊場地上墜毀。無可否認,該公司可能會成為天上的特斯拉。瑞士工程研究中心保羅·舍勒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鮑爾(Christian Bauer)表示:“如果沒有氫氣,幾乎不可能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們將在未來十年看到氫能行業(yè)取得重大進展?!? 潛在供應商和大型市場之間的其他交易也更多 +
-
液氫港口與LNG接收站冷能回收
日本已提交了一份海上液態(tài)氫進口計劃,并積極調查其含量。神戶大學與巖田氣體和日本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作,于2017年在大阪成功進行了一次小型液態(tài)氫載體試驗。日本計劃在2020年至2030年實現氫氣的商業(yè)進口。氫的來源是澳大利亞。 根據該計劃,澳大利亞將使用褐煤作為空能源,用于氣化制氫(包括碳捕獲)和液化處理,2020年,日本非氫供應鏈技術研究協會將使用帶有兩個1250m3儲罐的液態(tài)氫油輪進行液態(tài)氫的海上轉移。 關于日本的想法,中國具備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條件的沿海地區(qū)可以考慮建設液氫港口。與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更多 +
-
制定氫能發(fā)展戰(zhàn)略,氫氣內燃機有望納入其中獲得支持
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氫燃料電池技術發(fā)展迅速。但這還不夠。許多商用車公司正在為氫發(fā)動機開發(fā)另一種形式的氫能源。 記者從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獲悉,該部將支持開發(fā)無二氧化碳排放的氫發(fā)動機。下一步,它將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制定氫能發(fā)展戰(zhàn)略,并支持將氫燃燒發(fā)動機納入其中。 中國將制定氫能發(fā)展戰(zhàn)略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在對十三屆會議第四次會議第5736號建議的答復中作出了這一聲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表示,2017年4月,我部、發(fā)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聯合發(fā)布了《汽車工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指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