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氣體在進樣中的注意事項
進樣過程中標準氣體的注意事項: 標準氣體的特性對取樣提出了特殊要求。由于非標準化樣本,許多用戶存在較大的數據偏差。采樣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取樣管道的選擇非常方便。許多傳統的取樣管線使用這種類型的軟管。眾所周知,軟管對大多數有機氣體和含硫氣體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其滲透性也很強。因此,不建議使用不同類型的軟管進行取樣,這會導致與分析數據存在較大偏差。根據不同的氣體特性,建議使用銅管、不銹鋼管和四氟管,而對于含硫標準氣體和樣品氣體,最好使用涂有石英的不銹鋼管。 2.對于樣品氣體交換,由于標更多 +
-
一氧化碳氣體的毒害與安全防護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味且無刺激性的有毒氣體,也是易燃的。在空氣中易燃,燃燒時發(fā)出藍色火焰,與空氣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范圍為12.5.74.2%。其相對密度為0.967(空氣=1101.325Kpa) 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氣體,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會緩慢中毒。這時,人們既不能感覺到,又有一些快感,所以它是比較危險的氣體。如果一個人吸入濃度為0.4%的一氧化碳,他會在1小時內死亡,而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時,他會毫無預感地突然跌倒。在常壓下,純一氧化碳對金屬的腐更多 +
-
化學品泄漏應急處理措施
在化學品的制造、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含有化學品的容器通常會意外破裂、溢出等。暴露,導致危險化學品的釋放。因此,需要采取簡單有效的安全措施來消除或降低泄漏風險。以下描述了發(fā)生化學品泄漏時應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1,1,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于處理化學品泄漏尤為重要。如果泄漏是易燃的,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qū)域內的所有類型的火源。 2、疏散和隔離 如果在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泄漏,首先疏散無關人員并隔離泄漏污染區(qū)域。如果大量易燃易爆化學品泄漏,必須撥打“119”報警并要求更多 +
-
為什么標準氣體的生產時間較長?
為什么標準氣體的生產時間更長?要回答這個問題,你首先需要了解標準氣體的生產過程。 標準氣體的生產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原材料的選擇和純化:根據不同產品選擇純度合理的原材料,99±99.9999%;對平衡氣體進行凈化以去除雜質,如水和氧氣。 2.氣瓶處理:采用獨特的氣瓶處理技術處理氣瓶。 3.填充:根據成分、濃度和不確定度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填充方法(印刷法、體積法、重量法)。 4.均勻混合:使用滾瓶機將氣體中的成分混合均勻。 5.分析:分析前,通常需要保持標準氣體靜止,并與更多 +
-
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國標——國五VS國六排放物要求對比
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已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也將于2020年7月1日開始實施。本文總結了國五和國六中的尾氣排放物對比,供大家參考。 項目 國五 國六更多 +
-
檢測油中氣體的基本原理
在檢測原理上,用于在線氣體檢測的氣體傳感器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氣體傳感器、熱導電池和紅外光學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包括場效應管、半導體傳感器、電化學傳感器等。在機理上,它們都通過一種作用模式(通常是化學反應)將氣體含量信號直接或間接轉化為電信號。熱導率電池的制造過程可以有很大的變化,但是氣體含量信號是基于氣體的熱導率對電阻的影響而導出的。 光學紅外傳感器由分光鏡和紅外探測器組成。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氣體特征吸收頻率來區(qū)分氣體類型,并根據特征頻率下的吸收來確定氣體含量。 2.1氣體分離程序 選擇性透氣膜只更多 +
-
標準氣體的混勻技術及操作方法
均勻性是評估標準氣體性能的重要指標。標準氣體的性質必須均勻,即其量值必須在規(guī)定范圍內保持不變。無論用哪種方法生產標準氣體,都必須混合。標準氣體的混合方法包括熱處理法、滾瓶法、特殊填充法、自然擴散法和其他混合方法。幾種混合方法如下: 1.熱處理方法:通常,將制備好的標準氣體罐在40℃以下的溫水浴中加熱,以使氣體成分均勻快速混合。 2.滾筒旋轉滾動過程:將滾筒水平放置在半攪拌輥軸上,使其繞軸中心旋轉。這種方法要求混合時間短,操作簡單。 3.特殊的填充方法:在填充一些氣體時,鋼瓶可以反轉并保持在45更多 +
-
標準氣體組分的相容性
當標準的一氧化氮氣體在氮氣中產生時,當高純度氮氣含有氧氣時,或當填充過程中引入氧氣時,混合氣體變成NO2/N2。類似的問題可以總結如下: 1.酸性氣體和堿性氣體 常見的酸性氣體包括:HCL、H2S、SO、NO2、有機酸等。,其不能以堿性填充到瓶子中,例如NH3和有機胺; 2.還原氣體和氧化氣體不相容,不能裝在瓶子里,如H2S和SO2、H2S和NO2、H2和Cl2等。 3.易燃或自燃氣體和氧化氣體 如果可燃氣體和氧化氣體填充到同一個氣瓶中,超過爆炸下限或最低氧氣要求,則存在爆炸風險。碳氫化合更多 +
-
稱量法是標準氣體配制的經典方法
稱重是國內外生產標準氣體的經典方法。過去,精密機械秤通常被用作標準氣體制備工具,并開發(fā)了許多復雜的方法來評估和計算稱重過程的不確定度。近年來,隨著電子稱重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標準氣體借助電子精密秤來制備。由于設備原理和稱重方法的不同,原有的不確定度評估方法不完全適用于電子秤的稱重過程,需要開發(fā)新的評估方法來滿足新技術應用的要求。 1,1,范圍 稱重方法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薦。它僅適用于不與氣缸內壁反應的部件之間的氣體,以及在實驗條件下完全為氣體的可冷凝部件。如果可冷凝部件的分壓在最低工作溫度下超過其更多 +